北投是温泉之乡,温泉会馆林立
在这低温的天气下, 到这里用餐加泡汤是最好不过
川汤溫泉养生餐厅
和卷发Kangkong一样,
都是一种高山菜
但不知道贵姓大名
(卷发Kangkong是不是就是厥菜?)
约了ET&CL和师姑一起吃饭, 趁还有点时间, 就到台北车站附近走一走和
买买书 (双连站>>中山站 - 有个地下书店街)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如果你知道林怀民,
那就更要知道谁是
蔡瑞月?
Saturday, December 11, 2010
Friday, December 10, 2010
我在台湾, 天气冷 之 回到电影现场
萬華/艋舺
艋舺龙山寺
剝皮寮老街
剝皮寮老街是万华老社区现存年代最为久远的清代完整街道
和尚(阮经天)被Geta(马如龙)痛殴的
场景
流行于192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的面砖
日治时代为加强战备, 政府鼓励建筑物外观
多用保护色
因为具有防空的效果, 所以称为国防色
更多照片在这里(当时'艋舺'电影还在拍摄中)
和这里 (我去的时候, 照片里的摆设不知为何都已拆掉)
艋舺祖師庙
太子帮结拜时的场景
广州街223巷的艋舺隘門土地公庙
清朝至今已二、三百年
太子帮上演火拼的场景
(在写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因妨礙救火的因素, 隘門在七月的时候已被拆掉了)
来到拍摄的现场才发现这两个地方在镜头以外其实没什么..
但在镜头之下却有不同的效果, 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西门町
西门红楼
信义区仁愛路
富锦街
一个舒服的社区, 在这里可找到不少的特色小店
'第36個故事'里的
朵兒咖啡館
艋舺龙山寺
剝皮寮老街
剝皮寮老街是万华老社区现存年代最为久远的清代完整街道
和尚(阮经天)被Geta(马如龙)痛殴的
场景
流行于192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的面砖
日治时代为加强战备, 政府鼓励建筑物外观
多用保护色
因为具有防空的效果, 所以称为国防色
更多照片在这里(当时'艋舺'电影还在拍摄中)
和这里 (我去的时候, 照片里的摆设不知为何都已拆掉)
艋舺祖師庙
太子帮结拜时的场景
广州街223巷的艋舺隘門土地公庙
清朝至今已二、三百年
太子帮上演火拼的场景
(在写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因妨礙救火的因素, 隘門在七月的时候已被拆掉了)
隘門之設置主要為防禦功能,平時防禦盜賊,分類械鬥時便成救命堡壘,只要戰敗一方逃入隘門,將門關起,便可保平安,因為隘門也是族群勢力範圍的界線,任何一方想踏入敵對者的地盤都得慎重考慮。而艋舺隘門建於嘉慶年間,是三邑人用來防禦同安、安溪人所建。
来到拍摄的现场才发现这两个地方在镜头以外其实没什么..
但在镜头之下却有不同的效果, 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西门町
西门红楼
信义区仁愛路
富锦街
一个舒服的社区, 在这里可找到不少的特色小店
'第36個故事'里的
朵兒咖啡館
Thursday, December 9, 2010
Wednesday, December 8, 2010
我在台湾, 天气冷 之 花莲天气好好好
日式禪風的桧木居
好丰盛的早餐
早餐后, 大伙带着琪妈妈去参观慈济精舍; 而我选择骑脚车到附近看一看
看着地图, 我骑到了花莲创意文化园区
和华山1914文创园区一样, 花创的前身也是一个酒厂
闲置了十多年后, 最近这几年才被发展成创意文化的场地
2008年9月, 改建中
From Flick: Jon at NDHU
2010年12月
这里的建筑都保留着日式的风格
"反共抗俄, 增产报国"
洗手间
被台风吹坏的屋瓦
和窗口, 在修理中
在我正投入拍照的时候, 有一位男士走了过来和我说话
他推荐我到屋顶的天台上去拍照, 这样就可以看到园区的全境
原来他是园区修复的负责人..
当初文建会在规划园区的发展的时候, 当地居民非常反对此项计划,
居民觉得大家都吃不包找不到工作了, 为何政府还要花这么多的钱去发展此园区
"我们生活里不应该只有吃, 喝, 睡和工作, 文化是我们生活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和他聊起在新马保育的状况和被改得面目全非的旧建筑物..
他说保育有三大原则: 保留, 修复, 不改变原貌
所以在这里你不会看到被涂得七彩缤纷的墙壁, 或被修得已失去原貌的建筑物
在这里呆了一阵后, 被RH急call回去check out了
午餐的时候, AQ的侄女带我们到花莲非常著名的扁食店用餐

回到台北车站时, 我们遇见了来自南非的慈济志工
台北车站有一间提供素食自助餐的素食店叫明德素食园,
菜色选择之多真令人兴奋
Matthew, 你真的很像Nightmare on Elm Street里的Freddy Krueger
好丰盛的早餐
早餐后, 大伙带着琪妈妈去参观慈济精舍; 而我选择骑脚车到附近看一看
看着地图, 我骑到了花莲创意文化园区
和华山1914文创园区一样, 花创的前身也是一个酒厂
闲置了十多年后, 最近这几年才被发展成创意文化的场地
2008年9月, 改建中
From Flick: Jon at NDHU
2010年12月
这里的建筑都保留着日式的风格
"反共抗俄, 增产报国"
洗手间
被台风吹坏的屋瓦
和窗口, 在修理中
在我正投入拍照的时候, 有一位男士走了过来和我说话
他推荐我到屋顶的天台上去拍照, 这样就可以看到园区的全境
原来他是园区修复的负责人..
当初文建会在规划园区的发展的时候, 当地居民非常反对此项计划,
居民觉得大家都吃不包找不到工作了, 为何政府还要花这么多的钱去发展此园区
"我们生活里不应该只有吃, 喝, 睡和工作, 文化是我们生活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和他聊起在新马保育的状况和被改得面目全非的旧建筑物..
他说保育有三大原则: 保留, 修复, 不改变原貌
所以在这里你不会看到被涂得七彩缤纷的墙壁, 或被修得已失去原貌的建筑物
在这里呆了一阵后, 被RH急call回去check out了
午餐的时候, AQ的侄女带我们到花莲非常著名的扁食店用餐

回到台北车站时, 我们遇见了来自南非的慈济志工
台北车站有一间提供素食自助餐的素食店叫明德素食园,
菜色选择之多真令人兴奋
Matthew, 你真的很像Nightmare on Elm Street里的Freddy Krueger
Subscribe to:
Posts (Atom)